德阳艺考文化课冲刺班(2024复习学校条件),艺考是艺术生按文化课成绩以及艺术成绩两部分成绩录取的,所以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会比普通考生低一些,录取比例会高一些,而且艺术生还可以根据上一年该院校录取的成绩要求,再结合自身的高考文化课成绩预测,直接填报所选择的院校。
一、书法艺考集训学什么
书法理论与书法史:
书法艺考中部分院校会笔试书法理论与书法史,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与历史,能加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力,更好的把技巧应用在书法练习实践中,达到艺考要求。
碑帖临摹:
碑帖临摹是书法艺考的必考项之一, 学员通过临摹书法大家的创作,学习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等书法字体,全面提升书法基本功与技巧,达到艺考要求。
书法创作:
书法创作是书法艺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学习书法创作,不仅能提高对书法的整体理解,还能提升传统文化的积淀,从而影响书法技巧的提高,达到艺考要求。
篆刻临摹与印稿设计:
篆刻临摹与印稿设计属于书法艺考中部分院校的加试内容,学习篆刻临摹与印稿设计的基本理论,通过实践进行练习,全面提高书法艺术素养,达到艺考要求。
国画基础:
部分院校在书法艺考中会加试国画考试,通过学习国画基本知识,练习国画,达到院校的国画加试的艺考要求。

二、艺考新规带来哪些变化
优化专业布局:部分专业将停止招生
近年来,一些高校为追求多学科发展,竞相开办学费标准相对较高、办学门槛较低的艺术类专业,盲目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虽然客观上为学生报考增加了选择,但因办学定位不准,招生规模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对此,意见提出,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特色发展,明晰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要求高校一方面要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与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
分类考试:省考全覆盖 校考大“瘦身”
长期以来,艺考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其中校考环节不公开不透明、教考不分离、招考权力过于集中等屡受诟病。
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艺术专业分类考试。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健全完善考评人员遴选机制,优化考评人员组成结构。加强考试组织规范管理,严防考试舞弊。对于一些高水平的专业艺术院校,校考仍不可或缺。鲁晓波说,省考与校考绝非对立,而是互为补充、各有所长。前者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艺考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从教育的角度平衡区域发展。后者则保证了人才录取的多元化。
提高文化课成绩:扭转“重专业轻文化”倾向
“学习不好才去艺考”“三四百分就能上一本”……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对艺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很多艺考生将大量精力投入专业课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使得一些人把艺考生和“易考生”等同起来,甚至部分家长和考生以此作为“升学捷径”,感觉学习成绩不行了才突击学习并报考相关专业。
意见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分类考试分类录取中,也特别强调了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如对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三、艺考生的文化课要求
全国各地一本、二本大学的三种录取原则:1、文化课过所在省本科最低分控制线所在省普通二本的65%的情况下,按照专业课成绩由高至低顺次录取2、文化课过所在省本科最低分控制线后,文化课还需达到本校的文化课校录取线所在省普通二本的75%、80%、90%等,部分院校还有英语或者语文小分要求,一般情况下150分,单科不低于70分,达到文化课校录取线以后,按照专业成绩的由高至低顺次录取3、文化课过省最低分控制线,且专业成绩合格,按照文化课成绩XN%+专业成绩X100―N%,最终综合成绩由高至低顺次录取注:省内大学只有前两种录取方式,省外才有第三种录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