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秦皇寺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哪家好(集训学校),大连的艺术生想要文化课更好,最好报考艺术生文化课冲刺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成绩,那么大连高考艺术生文化课冲刺班哪家好,来看一下!
一、文化课成绩400分学校
第1梯队:院校(艺术类)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
建议:以美术类为例,高考成绩能达到400到550分数段的同学,同时课足够好,可以把重点放在此类学校上。
另外根据现在的艺考趋势,各艺术类学校都在逐渐加重文化课占比,想要录取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和课两手都要抓。
第2梯队:重点师范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建议:该类院校的文化分同样不低于类院校要求,以美术考生为例,建议高考成绩在400到550分数段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第3梯队:重点艺术高校(艺术类)
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
建议:该类院校因设置的不同分数线也有所不同,如音乐舞蹈类普遍较低,美术适中,传媒类较高。
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500分数段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第4梯队:普通师范类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
建议:该类院校因设置的不同分数线也有所不同,如音乐舞蹈类普遍较低,美术适中,传媒类较高。
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500分数段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第5梯队:普通综合类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沈阳大学、鲁东大学、大连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
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500分数段且成绩中等的同学报考。
第6梯队:独立本科院校
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吉林动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河北农大华豫学院;
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艺术学院尚美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理工广播影视、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等。
建议: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480分数段且成绩中等的同学报考。

二、学美术的文化课该怎么补
wo ye我也是美术生英语数学N差的那种文宗方面我能给你点建议,去年我文宗154,选择题有几个答案写错了 不然我有170+先要把所有课本都熟悉,政治5本书,重点在高一上册和高三的政治常识,建议你抄书 ,把高一高三各抄一遍,高二的哲学看看就行了,最起码目录要背下来地理里面自然地理最重要,也是抄课本,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像地方时一类的题要多问老师,他会给你很多解题方法的!历史的古代史最重要,高考里面古代史占去了历史将近40%的分数,对于古代史,你要有一个大的学习框架,有三大块:秦汉,隋唐,明清你把这些朝代横向纵向的比较,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名族关系等等,按时间段来学习应该会更有效率这只是刚刚开始,从现在开始到4月拿到合格证前,你要把文宗所有课本都过一遍,我从2月24号开始现在把高一政治抄完了只抄重点古代史只有一半的进度。
从四月开始买一两套文宗真题试卷,每天做一套,做完马上对答案,错的地方要自己在书上找答案,实在做不倒的就问老师,坚持做一个月以上肯定分数在150+,哦,还要背文宗大题答案的套路,背多了你就很容易能作出来文宗大题了其实在后一段时间,英语才是最重要的,英语没过60,省内一本都走不了,我现在主要就是搞英语,去年我只有34分。
呵呵 就说这么多,再困难你都要坚持住!我们一起加油!胜利属于我们!。
三、艺术生文化课复习选择什么教材
1、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是专门针对包括美术、声乐、乐器、舞蹈、播音主持、编导等多个专业在内的艺术生参加高考的文化课指导用书。是艺术生文化课专用复习教材!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艺术类考生通过该学案的学习,文化课高考成绩普遍能在平时成绩的基础上提高80~150分。拥有了这样的一份复习资料,就可以让考生夯实基础。尽快熟悉并掌握考点、难点。
2、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这套书在编排体例上融传统的三轮复习模式为一体,紧扣高考所需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注重对高考基础试题和中档试题的常握,指导你以简洁、快速、高效的方式成功完成百日冲刺。该书涵盖了优选经典高考真题、模拟题,快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同时单独成册也便于你随时随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