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艺术生文化课一对一辅导 冲刺政策,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带的,这个在规定上并没有严禁的禁止。
考生在过安检时,可以把眼镜摘下来,交给监考老师检查,确认无误可以重新戴上。
一、2024年艺术生高考政策
1、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2、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3、推进分类考试 分类录取,。
4、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
5、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一、2024艺考政策变化。
1. 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招。
2.逐步提升文化课成绩,提高艺术生高考录取最低投档分。
3. 扩大省级统考范围,提升每个省的统考质量; 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4. 艺术专业分三类录取:。
(1)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不进行艺术专业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二、2023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新政策有哪些
1.招生专业范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年版)》和教育部2023年、2023年公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3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专业后加括号注明),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不得作为招考方向的情况包括:本科专业目录中已有的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与本专业选拔和培养无合理相关性的方向;改变本专业所在类别属性的方向,如体育运动项目方向;具有管理类专业属性的方向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参照艺术类本科专业管理要求统一规范属地高职(专科)层次艺术类专业范围。
2.招生办法。高校艺术类专业选拔应重视考查考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根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录取。
高校应合理安排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应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凡设立招考方向的专业,高校还应公布各招考方向的招生计划。对于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不组织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鼓励相关高校商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对于已经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3年继续采取相同招生办法。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包括下设各招考方向)应采用同一种录取办法。
3.考试办法。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进行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可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并须将考试工作方案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级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
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独立或联合组织,高校校考由招生院校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书法等科类省级统考。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省份,可协商合作命题或委托一省命题、分省组织测试、分省采集考试信息、联合阅卷(评价)或委托一省阅卷(评价)。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除外),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布。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以教育部有关工作规范为指导,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合理设置省级统考科类和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完善测试方式和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统考质量。严格控制合格生源规模和比例,积极探索在合格线上进一步细化分档。
统考成绩发布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按要求及时提供各科类考试科目、成绩分布等统计信息,服务不同层次、类别高校选拔工作需要。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在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中组织非艺术类专业考试。各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组考、成绩发布等工作原则上应在2023年1月底前完成。
高校应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明确告知考生须参加所在地省级统考的科类,并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各省统考子科类划分要求准确报送本年度招生专业子科类对照信息
。若高校对省级统考科类所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持有不同意见,应主动与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沟通,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向社会公布。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高校要合理安排校考时间,不得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考时间等安排冲突。
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立考点的,须经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且校外考点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个。高校应加强校内外考点管理,确保校内外考点的组考考核内容一致、标准一致、程序一致、监管一致。
采取提交作品或线上考试等方式的高校,考前要对考生设备条件、应考环境进行全面检查,考中要采取“双机位”(分别录制考生和考试场景)、“防缩屏”(防止缩小考试屏幕查看资料)、“防编辑”(防止编辑原始录制视频)、“防对口型”(随机加入对话程序防止播放录音“对口型”)等措施,防范作弊行为。
高校要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比例。高校校考合格证按专业发放,每个专业校考合格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该专业上一年度录取人数的4倍。
三、2023艺术生高考政策变化盘点
变化一、"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应采用同一种录取办法"
过去,同一所高校,在面向不同省份招生时,会存在规则不一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省市采用的是统考成绩,而部分省采用的是校考成绩,因此院校在确定录取规则时,就存在着同院校同专业不同招生规则的情况。这一次教育部特别强调,将会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对于考生来讲,意味着:部分院校今年的录取规则会有变化,切不可按惯性思维来报考,一定要看清院校的招生简章。
变化二、"鼓励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组织专业考试,商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2023年,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在大部分院校已采用了按高考文化分录取的模式,但前提是参加专业考试并合格。这一次,教育部鼓励取消专业考试,在普通批次中录取,对于准备报考此类专业的考生将会是一个坏消息。如果这些专业纳入普通类录取,文化课成绩将不再与艺考生比较,而是与省市的普通考生共同竞争。
这也意味着,这些专业将归类于普遍专业,考生不再需要拿出时间进行专业学习。
变化三、"对于2023年已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3年继续采取2023年招生办法"
2023年已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的专业,有艺术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还有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这些专业将在2023年,仍将保持这一规定,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院校部分专业,这其中也包括美术类、设计类专业,2023年前原本采用校考成绩录取的,2023年采用了统考成绩。教育部明确:今年将会保持。这对于艺考生来讲,统考成绩变得越来越重要。
变化四、"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类、舞蹈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及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书法学等专业省级统考"
这一要求,将会逐步增容统考内容。实际上,部分省市已经把音乐类、舞蹈类、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纳入了省市联考,这一次,又增加了表演、书法学。
更重要的是,下一步可能会出现几个省市联合统考的现象。更进一步,还可能出现国家组卷,各省统考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招生类型较少的专业,如表演、书法等。这对于艺考生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考试内容一致了、标准一致了,可选择面增大了。
变化五、"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共有29所独立设置本科的艺术院校和15所参照设置本科的艺术院校,这一部分院校是允许组织校考的。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综合院校2023年前是可以组织校考的。此通知下发后,从今年开始,校考范围将会进一步压缩。
对于考生来讲,一方面减少了考试次数,另一方面拓宽了选择面。
变化六、"鼓励各省(区、市)积极推进在艺术类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目前,大部分省市仅有美术类、设计类专业设置了平行志愿模式。此文件后,是否会增大平行志愿的范围,应该是可以预见的。这样不仅拓宽了考生的选择面,也提高志愿满意度,大大降低了"滑档"的可能性。